责编:陈凯欣
2025-04-24
在量子通信领域的一项重要进展中,研究人员成功实现了长距离量子信息传输。这一成果标志着量子通信技术向实际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
量子通信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光波的相干性来实现安全的信息传输。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种技术在构建量子网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量子密钥分发协议,量子互联网能够提供理论上无法破解的安全通信方式。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基于光波相干性的技术可以支持多节点量子网络,并显著扩展了量子密钥分发的应用范围。
然而,尽管理论上有诸多优势,但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基于光相干性的量子通信协议能否实现大规模部署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虽然理论上可以利用光波相干性来扩展通信距离,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这需要依赖于复杂的低温冷却系统和精密光学设备,这对实际部署构成了重大障碍。
近期,东芝欧洲有限公司的研究团队取得重要突破。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无需低温冷却的新系统,利用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在光纤中实现了量子信息的长距离传输。这一技术显著降低了量子通信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
该实验在德国的一个商用电信网络上进行,线路总长度达到253.9公里。研究人员在其中继站位置进行了多次测试,最终验证了系统性能的稳定性。这一成果不仅创造了实用量子密钥分发的新纪录,更为未来量子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专家指出,这项研究展示了现有电信基础设施支持高级量子通信协议的巨大潜力。通过优化现有网络资源,并结合新型加密技术,量子通信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然而,距离构建全球规模的量子通信网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在提高通信效率和扩展覆盖范围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