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陈凯欣
2025-05-04
近日,一位老人因误操作使用手机"免密支付"功能购买了数百只小鸡崽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当老人收到货物时才发现这一情况,而商家则表示活物无法办理退款。
免密支付虽然为小额高频交易节省了时间,但部分老年群体在未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开通该服务,导致无法取消订单或误操作后难以退货等问题时有发生。中国消费者协会已多次发布消费提示,建议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谨慎使用免密支付功能。
造成资金损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用户安全意识薄弱,在不知情情况下授权开通免密支付。同时,部分平台在授权环节存在责任边界不清晰、提示信息不明确等问题。付款时"免密支付"按钮容易被误点,而取消选项则往往难以发现。
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不应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要使免密支付真正促进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需要找到安全与便捷之间的平衡点。
平台方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消费者开通免密支付前,需明确告知服务的风险、开通条件及取消方式,并以显著的方式进行提示。消费者在使用该功能时也要提高警惕,仔细阅读用户协议,特别是在小平台消费时更应谨慎。建议消费者及时查看交易记录和扣款通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与平台沟通解决。
监管部门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政策,督促企业加强技术防护,升级监管手段。同时要鼓励科技企业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帮助用户更好地保护自身财产安全。